秦汉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时期,其特点:①政治:国家统一,疆域辽阔,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②经济: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光武中兴③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④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埋下了分裂的祸根。考点1: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人口:中央450万,王国:850万郡数:中央15个,王国:39个考点1: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削藩策》“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唐)王维《观猎》刘濞考点1: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拓展:布衣将相之局-结束世袭贵族主宰政治世卿世禄制萧何,沛主吏掾。曹参狱掾。任敖,狱吏。周苛,泗水卒吏。傅宽,魏骑将。申屠嘉,材官。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屠狗者,周勃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贩缯者,娄敬挽车者。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赵翼《廿二史札记》拓展:黄老思想-特点和原因黄老思想的特点道家为主,兼采儒法黄老思想的内容守道尊法,礼法并用清净无为。经济: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政治:符合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愿望。思想:符合汉初布衣将相朴实谨厚的作风考点2:文景之治原因:思想:文帝、景帝采取“清净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经济:倡导以农为本,减轻田租;政治:废除秦朝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意义:为西汉强盛奠定物质基础。含义:文帝和景帝时期,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形成“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显性信息:粮食充裕,稻是主食;制陶技术的发展;仓廪建筑的形制、审美观念;墓主的身份和地位。隐性信息:宗教信仰的凸显,重农思想的发展,人们生活的状况,社会经济的发展。读图学史:右图是汉朝墓葬中出土的陶制仓廪,出土时盛有鲜黄稻穗四束。据记载,汉墓葬中曾多次出土类似随葬品,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1.汉初政令实施的特点是()A.急切苛刻B.儒表法里C.宽简舒缓D.黄老之学。CCD2.汉高祖吸取秦朝“孤立而亡”的教训后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县制B.消灭异姓王C.分封同姓王D.实行休养生息3.《后汉书》载:“汉之初兴,承继大乱,兵不及戢,法度草创,略依秦制,后嗣因循。”西汉下列政治制度没有“依秦制”的是()A.皇帝制度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