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气候•第一节气候成因•第二节气候分类•第三节气候变迁与气候变化•第四节中国气候•第五节农业气候•思考题•推荐阅读文献•第一节气候成因•一概念•二气候成因•一概念•1气候:•一地多年某一时段内的大气统计状态。世界气象组织将表现气候统计状态的基本时段规定为30年。•气候特征:•2气候系统:•指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二气候成因•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等四个基本因素。•1、辐射表10-1: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分布(×41868KJ·m-2)(1)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赤道,极小值出现在极地。•(2)获得太阳辐射最多:夏半年->20°~25°N。•(3)冬半年赤道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最多。•(4)冬夏太阳辐射量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5)中纬45°~55°N辐射梯度最大,多锋带和激流,高低气压活动频烦。纬度0102030405060708090夏半年160.5170.0174.5175.0170.0161.0149.0138.5134.5133.0冬半年160.5147.5129.0108.084.059.033.513.53.00.0全年321.0317.0303.5283.0254.0220.0182.5152.0137.5133.0夏冬差0.023.045.567.086.0102.0115.5125.0131.5133.0•2、大气环流•地表辐射差额分布不均,引起高低纬度和海陆之间热量的差异,从而出现气压差,产生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地球大气热量和水汽的转移者和输送者。它使得高低纬度和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转移、交换。•大气环流包括经向环流、纬向环流及高低压天气系统等,对气候形成的作用:•(1)大气环流的特性决定了进入某一地区的气团性质(2)低压->云雨,太阳辐射少,温度较低;高压则相反。(3)大气环流维持了气候的相对稳定性。(4)当大气环流形势趋向其长期平均的正常状态时,气候趋于相对稳定。•3、下垫面因素•包括:海陆分布、海气相互作用、洋流、地形、植被、冰雪覆盖等。•(一)海陆分布•1)海陆的热力差异,->表面温度差异。海洋上温度日、年较差比陆地小,极值出现时间推迟。夏季大陆为热源,海洋为冷源;冬季相反->影响大气活动中心的强弱和高低气压系统的形成与发展。•2)影响水汽供应。•3)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冬暖夏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夏季酷热、冬季严寒。•4)季风和海陆风。•二)洋流(海气相互作用)•暖流(气层不稳定,降水充分),寒流(气层稳定)。滴流模式。•海气相互作用:瓦克(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