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夏朝(前21世纪)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回顾:商朝(前16世纪)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考点1:西周的建立(前1046年-周武王-镐京)商纣王,他生活腐败,宠爱妲己,造酒池肉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他统治残暴,剖比干,囚周文王,醢九侯,使用炮烙酷刑,镇压人民。(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史记》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史称“武王伐纣”。又称“牧野之战”或“武王克商”。其性质是奴隶社会改朝换代的战争或奴隶主领导的反抗暴政的战争考点1:西周的建立(前1046年-周武王-镐京)镐京考点1:西周的建立(前1046年-周武王-镐京)思考:通过利簋铭文,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牧野之战——“铜”证如山这件西周的青铜利簋(gui)通高28厘米,1976年于陕西省临潼县零口出土,现藏中历史博物馆。这件利簋的内底就镌刻着周武王在讨伐商纣之前占卦问神的铭文,共32字铭文大意:武王伐纣,在甲子日黎明,并逢岁(木)星当空,并对伐商能否取得胜利进行了卜问,兆象很好。就在当天,周师一举打败了商军。到辛未这天(七天以后),武王在驻军处,赐给有事(官名)利(人名)以金(青铜),利觉得很荣耀,遂铸此簋作为纪念。考点2:西周的国家体制:封邦建国制目的:内容:作用::评价:评价:①前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使西周疆域域空前广大,进入强盛。②后期:随着王权衰弱,诸侯国实力的增强,最终导致了分裂割据。拓展:分封制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宗法制示意图井田制示意图考点3:周公“制礼作乐”(礼乐制度)※辅佐成王※平定三监之乱※东征殷商残余势力※制定礼乐制度礼:起初是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规范。礼:实质是显示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的等级制度。考点3:周公“制礼作乐”(礼乐制度)礼:起初是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规范。礼:实质是显示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的等级制度。礼书记载:西周时用鼎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考点3:周公“制礼作乐”(礼乐制度)礼:起初是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规范。礼:实质是显示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的等级制度。天子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元士一套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考点3:周公“制礼作乐”(礼乐制度)意义:周公的礼治思想后来成为儒家思想渊源梦周公:春秋时期的孔子最崇拜周公,他对西周政治制度最尊崇,认为西周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