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基因分析技术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23本章重点重组DNA技术–限制性内切酶:命名、识别顺序、切口(平/粘末端)–载体(vector)概念、条件、常用载体–克隆(clone)的概念及主要步骤–PCR概念、原理、步骤、应用分子杂交:–探针的概念–探针标记方法:缺口平移法、随机引物法–SouthernBlot:原理、步骤、应用–NorthernBlot:原理、步骤、应用DNA多态:RFLP,VNTR,STR,微卫星DNA420世纪70年代以来,依赖于分子遗传学的进步,分子生物学技术迅速发展,使人类对人类基因组及单个基因的结构、功能、变异的研究成为现实。本章就一些常用基因工程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予以介绍。51946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1944DNA是遗传物质1949Hbs贫血1953双螺旋1956HbsGlu-Val1966遗传密码第一个R酶1972重组质粒DNA杂交1977DNA测序1981转G小鼠1983HD病G定位PCR1987G剔除小鼠1989位置克隆第一个基因治疗细菌G组序列1996酵母基因组序列分子遗传学发展重要事件6第一节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RecombinantDNATechnique)人类根据需要选择目的基因(或DNA片段)在体外与基因运载体重组,转移至另一细胞或生物体内进行扩增、表达,得到大量相同的DNA片段或表达相应的基因产物,以达到改良和创造新的物种和治疗人类疾病的目的。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关键在于限制酶的发现和应用。7一、限制酶和连接酶特异性切断DNA链中磷酸二酯键•是重组DNA等技术所需的一类重要工具酶。•发现于原核生物体内,现已分离出100多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endonuclease)——“分子手术刀”81、限制酶的命名•根据其来源命名。如:(coli)种名菌株名(RY13)EcoRI(Escherichia)属名编号•EcoRI来源于大肠杆菌E.coli的RY13菌株,I指在该菌株中分离的第一个限制酶。92、限制酶识别序列和切割形式•每种限制酶通常能识别和切割4-8个核苷酸序列,称为限制性位点(restrictionsites)。如:HareIII5′-GGCC-3′BamHI5′-GGATCC-3′平末端(bluntend)——对称轴切切割形式粘性末端(stickyend)——交错切10不同限制酶切割产生的限制性片段11互补末端连接12产生序列相同的突出末端可有三种方式:1)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2)用识别相同靶序列的不同限制酶切割;3)用识别不同靶序列但可产生一致黏性末端的限制酶切割。13•若不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各不相同,但切割后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则称为同尾酶。•如BamHⅠ、BclⅠ、BglⅡ、Sau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