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人物介绍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Faraday)“电学之父”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1831年10月17日,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铁匠家庭小学毕业自学成才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受到科学界的关注。1821年,英国《哲学年鉴》的主编约请戴维撰写一篇文章,评述自奥斯特的发现以来电磁学实验的理论发展概况。戴维把这一工作交给了法拉第。法拉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电磁现象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并开始转向电磁学的研究。他仔细地分析了电流的磁效应等现象,认为既然电能够产生磁,反过来,磁也应该能产生电。于是,他企图从静止的磁力对导线或线圈的作用中产生电流,但是努力失败了。经过近10年的不断实验。1831年,法拉第终于发现,一个通电线圈的磁力虽然不能在另一个线圈中引起电流,但是当通电线圈的电流刚接通或中断的时候,另一个线圈中的电流计指针有微小偏转。法拉第心明眼亮,经过反复实验,都证实了当磁作用力发生变化时,另一个线圈中就有电流产生。他又设计了各种各样实验,比如两个线圈发生相对运动,磁作用力的变化同样也能产生电流。这样,法拉第终于用实验揭开了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的这个发现扫清了探索电磁本质道路上的拦路虎,开通了在电池之外大量产生电流的新道路。根据这个实验。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发明了圆盘发电机,这是法拉第第二项重大的电发明。这个圆盘发电机,结构虽然简单,但它却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发电机。现代世界上产生电力的发电机就是从它开始的考点一(2)磁通量的变化率是Φ-t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③磁感应强度和线圈的面积均不变,而是线圈绕通过线圈平面内的某一轴转动,此时E=n|Φ2-Φ1|Δt=nBS|sinα2-sinα1|Δt.(其中α1、α2为初、末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的夹角)【例1】与磁感应强度B=0.8T垂直的线圈面积为0.05m2,线圈绕有50匝,线圈的磁通量是多少?若在0.5s内线圈位置转过53°,磁通量的平均变化率是多少?线圈中平均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是多少?典例剖析一矩形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先保持线框的面积不变,将磁感应强度在1s时间内均匀地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接着保持增大后的磁感应强度不变,在1s时间内,再将线框的面积均匀地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先后两个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比值为()A.12B.1C.2D.4变式训练考点二2.公式E=nΔΦΔt与E=Blvsinθ的区别与联系E=nΔΦΔtE=Blvsinθ区别求的是Δt时间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E与某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