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航知识精讲第1课沁园春·长沙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把握意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朗读、鉴赏课文。3.掌握文中字词。1.把握意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朗读、鉴赏课文。知识点01作家作品毛泽东(1893—1976),字。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中国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的主要创立者。知识点02文体知识词,又名、或,是时兴起的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到了,经过长期不断地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如“沁园春”“菩萨蛮”“念奴娇”等,它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但和词的内容并无必然联系。有的词还在它的下面另立标题,表明作品的;有的词还有小序,用来说明作品的,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下有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从字数上分为、和。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为,59字至90字为,90字以上为。词可以和乐演唱,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或。词从片数上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以两片居多,称“”“”。知识点03生字注音沁()园春橘()子洲百舸()怅()寥廓()峥嵘()岁月稠()遒劲()浪遏()飞舟重点梳理知识点04解释词语百舸:漫江:寥廓:沉浮:峥嵘:挥斥:方遒:指点:激扬:粪土:中流:遏:知识点05易混辨析寥廓:辽阔:意气:义气:遏制:扼制:1.这首词上下两阕各描写了两幅画面,请根据内容给各幅画加上一个小标题。上阕:“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下阕:“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2.在上阕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这些意象都有什么特点?(请用词中的三个字概括其特点)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等意象,这些意象都有“竞自由”的特点。3.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眼前这大好的“湘江秋景图”的?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写景词句观察角度写景分析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远景、静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近景、动景鹰击长空仰视高景、动景鱼翔浅底俯视低景、动景4.古人非常讲究炼字,往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上阕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哪些?试具体分析表达效果。精彩用词表达效果万写出了山之多,摹写出群山叠嶂之态。遍写出了红之广,描绘出红色的彻底。层表现了树林的重重叠叠。分层提分染活画出树林在秋天特有的壮美景色。漫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活现出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