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回顾1.太阳是一颗普通的,表面温度大约是,内部温度大约是。它是一个旋转的,主要由和组成。2.太阳从升起,从落下。影子的方向和太阳运动的方向。一天当中,影子最短,影子最长。恒星6000℃1500万℃气体球氢气氦气东方西方相反正午早晚第9课用太阳计时•沙漏•日晷•水钟•圭表•……古代计时工具沙漏又叫“沙钟”,它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数量来计量时间。沙漏由两个封闭的玻璃球组成,中间腰部狭窄,外表轮廓呈曲线形,很像一个哑铃。置于一个框架上,以便使之保持直立状态,两头均可朝上。在其中一个玻璃球中置入一定数量的干燥的细沙,然后将这一头朝上,沙子即由上面慢慢地通过腰部泻入下面的玻璃球。一般的沙漏有一个名义上的运行时间1小时。沙漏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观测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晷针和石制的有刻度线的晷面组成。随着太阳在天空中运行,晷针的投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在晷面上移动,就可以指示时辰。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日晷•水钟是整个古代世界报时的标准方式,它于公元前6世纪传入中国。水钟左边显示的是小时,右边显示的是分钟。整点时,右边小圈里的水会流下来,跑到最下面的大圈中,然后最上面中圈的水就流到了左边的中圈。于是新的时刻又产生了。水钟•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自公元85年左右,浮子上装有漏箭的受水型漏壶逐渐流行,甚至到处使用。•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早在公元前7世纪,我国就开始使用了。据说,日晷还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圭表•天色计时法•地支计时法•现代计时法计时方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yì)、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分为:子时、丑时、寅时、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