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说明事物》教学设计⊙总体构思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查阅有关资料。课堂上通过系统复习有关说明文知识及例文评析,使学生对说明文写作的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能够抓住事物的基本特点,运用一两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比较准确、清楚地介绍这一事物。写作实践后用小组互动的形式互相点评交流,取长补短,学以致用。⊙过程设计【教法学法】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搜集、观察、写作,讨论交流,变被动为主动,切实掌握说明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分组负责搜集下列文题的资料,作好观察笔记。1介绍一种动物。2介绍一种植物。3介绍一种物品(如桥、笔等)。教师提供观察参考提纲:动物:1种属;2外形特点;3生活习性及用途。植物:1种植历史及其种属;2外形特点及生长习性;3用途。物品:1外观;2用途。(二)新课导入同学们已观察或查阅了有关资料,相信大家一定大有所获。今天,我们先来交流交流大家的成果。学生通过笔记、图片或VCD等形式,展示各小组的劳动成果。(三)写作指导1复习说明文知识。说明文是介绍、说明客观事物的文章,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说明事物或剖析事理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说明文一般要对事物的性质、特征、构造、成因、效能、用途等作出科学的解释。依据说明对象,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依据语言特点,说明文可分为一般说明文(简明平实)和文艺性说明文(如科学小品等)。要写好说明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例如《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就是主要抓住其“珍奇”的特点,从生活习性、繁殖特点等方面进行说明。《苏州园林》主要抓住苏州园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为一幅画的效果的特点来说明,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怎样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呢?必须对该事物仔细观察,深入了解,而且还须通过一系列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思维过程,这样才能对所写事物或事理有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才能达到“说清楚”的目的。(2)安排好说明顺序。所谓说明的顺序,就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任何事物本身都有一定的条理性,而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同样也有规律可循。那么,依据事物或事理自身的内在条理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规律,就能对说明的顺序做出合理的安排。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空间顺序:即从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