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卷的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解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在本节教材中所讲的“抽样方法”主要包含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而“调查问卷的设计”,教材是通过“阅读与思考”给出的,由“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的一个阅读与思考材料,为今后进行调查问卷设计时提供了设计的技巧。这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已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来学习统计的基本方法,体验统计的思想的起始课。统计数据往往要通过调查获得,而鉴于大多调查的总体容量太大,采用“普查”方式可能造成费时、费力、甚至有时还会造成总体中每个个体的毁坏性,所以大部分的统计调查只能是“抽样调查”。究竟要抽取什么样的样本才能更代表总体呢?样本代表性的优劣与合适的抽样方法是息息相关的。对同一个总体而言,用“方便样本”估计总体和用合理的抽样方法得到的“随机样本”来估计总体有时结论悬殊是很大的,怎样在抽样过程中做到“绝对随机”呢?这给我们学习好三种抽样方法,合理用好三种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用样本估计总体”和进行“统计案例”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重点】(1)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概念及实施步骤;(2)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联系与区别。【教学难点】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合理选择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让学生在参与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会试着选用合适的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3)了解调查问卷的设计,能根据调查目的设计出简单的调查问卷,能用设计出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的实际能力;(2)让学生能灵活运用三种抽样方法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非数学问题的现象,对他们进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三)情感、态度目标(1)让学生养成学习生活知识、学习生存技能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情分析】(一)从学生知识层面看:(1)学生已在七年级下学期接触了“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