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对野象生活习性的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读“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回答1~2题。1.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2.关于该历史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1830年)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等温线的位置北移2009年7月8日,G8峰会在意大利城市拉奎开幕,全球气候问题提上G8议程。八国集团领导人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共识,并首次提及“将工业革命以来的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的目标。据此回答3~5题。3.G8峰会上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是指()A.全球变暖B.臭氧层破坏C.城市的“热岛效应”D.酸雨危害4.大气中CO2浓度含量增加将会产生的后果有()①全球陆地面积减小②温带草原地区气候变干③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④高纬度地区蒸发量加强,降水更少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5.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应采取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有()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慢工业发展步伐②加快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④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轻环境污染程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6~7题。6.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7.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8~9题。8.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9.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