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与探究抓要点知识详解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表现(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深居内陆的海陆位置的作用,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使得这里的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无不呈现出温带荒漠带的突出特征,形成温带荒漠景观。(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例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下图所示。(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又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再如,人类大量开采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将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例1】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多B.森林破坏C.围湖造田D.气候变化(2)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B.差异性C.整体性D.区域性[解析]第(1)题,本题中心事象的变化,会造成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增多、温室效应增强等,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一旦遭到破坏会造成诸多环境问题,故甲是森林破坏。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种事物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答案](1)B(2)C知识点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1.各地理要素与土壤的相互作用(1)成土母质与土壤(2)气候与土壤(3)生物与土壤(4)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5)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而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人类通过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违反自然成土规律会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大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2)气候与水文之间,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贫乏。而地面湿润、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