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报》社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实验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过程回顾实验器材带支架的平板玻璃、长短和粗细相同的两支蜡烛、刻度尺、铅笔(用来做记号)、白纸一张(作光屏)。实验步骤1.将带支架的平板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2.将一支蜡烛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并做标记,观察蜡烛在玻璃板中的成像情况,如图1所示;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玻璃板后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到了等效替代法),在对应位置画出标记,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4.改变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前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测量并记录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5.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透过玻璃板再观察光屏上有无像。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大小相等;(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可用口诀记忆为:“等大、等距、垂直、虚像”二、实验考点大观1.最好选择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实验,因为环境光线较暗时,像更亮,实验现象会更明显。2.(1)应该选取玻璃板而不能用镀了水银的平面镜,因为镀了水银的平面镜不便于找到像的位置,也不便于观察像的大小。(2)应该选取薄一些的玻璃板,如果玻璃板太厚,前后两个面都会成像,容易产生重影。玻璃板越薄,效果越好。(3)如果实验器材中有镀膜的玻璃,效果更好,因为无色的玻璃透光性强,容易受到玻璃另一侧物体的干扰。3.玻璃板在放置时一定要与水平桌面垂直,否则就不能使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4.实验中选择两支长短、粗细一样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换用另外两支相同的蜡烛做实验,改变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多做几次实验,都是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5.物距是物体到平面镜反射面的距离,像距是物体的像到平面镜反射面的距离。三、典例试题解析例题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2所示,在此实验中:图1图2《学习方法报》社全新课标理念优质课程资源(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移走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