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课标解读1.了解遥感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发展历程、类型。2.掌握遥感技术的特点、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3.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学会运用遥感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4.了解遥感技术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教师:你知道吗?遥感可以打假!学生:(有点不相信、感到好奇)遥感能打假,怎么打假?检测伪劣商品吗?教师:是的,曾有报道,北京中关村某高科技厂家在建设厂房时要求使用一种高科技合成材料(具有质轻、防晒等功能)作为房顶,但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有些房顶只使用一般的材料,由于从外观看不出差异,厂家被蒙在鼓里,一年后,北京某遥感专业的实习学生在判读中关村多种波段的遥感图像时,发现这家工厂的厂房屋顶材质不同,于是向厂方了解,厂方否认用了不同材质,经实习学生的进一步解释,厂方终于明白施工方用了劣质材料,因此,施工方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并加以赔偿。为什么肉眼难以分辨,遥感却具有“火眼金睛”?学生:(学生七嘴八舌。)教师:(适时)通过遥感这一节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解释了,其实遥感的功能不仅仅是打假,还应用于其他很多领域。●教学流程设计→→→↓←←←←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了解遥感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发展历程、类型。2.掌握遥感技术的特点、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3.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学会运用遥感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4.了解遥感技术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1.遥感概念和遥感的发展历史。(重点)2.遥感技术组成、分类及其应用。(重难点)(见学生用书第70页)遥感技术1.遥感概述(1)原理:不同物体对电磁波发射、反射和吸引的特性不同。(2)概念: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3)特点2.遥感技术系统与遥感类型(1)系统组成: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2)遥感分类分类依据包括类型遥感平台的高度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传感器是否主动向观测目标发射电磁波主动式遥感与被动式遥感电磁波的波谱范围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等应用领域或专题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