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广州市天河区华康小学何静宜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复习部分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除法意义的理解;(2)经历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整理过程,体验整理、归纳的思想方法;(3)熟练运用除法的意义解决相关的问题。2、技能目标:(1)掌握解决除法问题的方法和要领;(2)进一步培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语言能力。3、情感目标:(1)体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过程中成功的积极情感,形成认真观察、注意倾听、积极发言、善于交流的良好学习品质。(2)体验成功,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情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能够熟背乘法口诀,并利用乘法口诀求上,初步学习了与除法相关的一些解决问题,但由于二年级的孩子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薄弱,针对这样的情况专门设计一节关于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复习课。教学重点:掌握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除法解决问题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复习除法的意义(1)课件出示“猴子分桃”主题图和几种不同的分桃方法。师:猴子山的小猴子在分桃子,哪一种分法最公平呢?为什么?(请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并说明理由)提问:还记得这种把每一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什么吗?(平均分)(2)平均分可以用什么计算方法表示呢?(除法)(3)请学生根据“平均分桃子”的图列出算式。(板书:12÷3=412÷4=3)(4)提问:同一副图为什么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呢?你知道它们表示的含义吗?(同桌交流)学生回答,老师板书:①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②把12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3份。(5)追问:把12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3份还可以表示为12里面有()个()呢?(请学生根据图画回答)(6)小结并揭示课题师:你们真能干!除法的意义掌握的非常好,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还知道了把一个数按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了几份,也用除法计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这些知识复习“用除法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复习“平均分”的含义,提出思考:“同一副图为什么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进而引出除法的两种基本意义,并在学生重温除法意义的基础上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的】2、复习基础题师:小猴子爸爸还出了一些口答题,你能比小猴子想得还快吗?(电脑出示,学生口答)(1)把1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2)有24个,每4个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