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届漳州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漳州市 重点中学 物理 第二 学期 期末 质量 检测 模拟 试题 解析
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测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饱和气压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叶面上的露珠总是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原因 C.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D.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 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后向正方向运动 B.时刻,二者共速并再次处于同一位置 C.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D.时间内,两者距离越来越远; 时间内,两者距离越来越近 3、如图为某高速公路出口的 ETC 通道示意图。一汽车驶入通道,到达O点的速度,此时开始减速,到达M时速度减至 =6m/s,并以6m/s的速度匀速通过MN区,汽车从O运动到N共用时10s,v-t 图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4m/s2 B.O、M 间中点的速度为14 m/s C.O、M 间的距离为56m D.汽车在 ON 段平均速度大小为9.2m/s 4、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C.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 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5、下列关于“原子质量单位u”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1u就是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B.1u就是一个中子的质量 C.1u是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十二分之一 D.1u 就是931.5MeV的能量 6、钍核( )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镤核( ),同时伴随着放出γ光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钍核衰变过程中放出了一个正电子 B.钍核的中子数比镤核的中子数多一个 C.给钍加热,钍的半衰期将变短 D.钍核衰变过程中核子数没有改变,所以没有质量亏损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关于下列光学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蓝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大 B.有时照相机前放置偏振片,这是为了使更多的光线透过镜头 C.在岸边观察前方水中的一条鱼,鱼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 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 8、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 B.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C.内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D.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 9、我国将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PM2.5的运动越激烈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周围大量分子对PM2.5碰撞的不平衡使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B.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并准确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C.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D.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核外电子运行的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Hz;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1.已知斜面顶端的高度h和斜面的长度s.数据如下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9.80m/s2.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物块的加速度a=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知斜面是粗糙的. 12.(12分)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 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油酸0.6 mL,用滴管向量筒内滴5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1mL。若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展开,稳定后形成单分子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若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30 mm,则 (1)油酸薄膜的面积约为 ___________ m;(取一位有效数字) (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 ___________ m; (3)根据上述数据,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 ___________ m。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如图所示,线圈abcd的面积是0.1 m2,共100匝;线圈总电阻r=1 Ω,外接电阻R=9 Ω,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线圈以角速度ω=100π rad/s匀速转动. (1)若线圈经图示位置时开始计时,写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 (2)求通过电阻R的电流有效值. 14.(1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16 kg的平板车B原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另一质量m2=4 kg的小物体A以5 m/s的水平速度滑向平板车的另一端,假设平板车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g取10 m/s2,求: (1)如果A不会从B的另一端滑下,则A、B的最终速度为多大; (2)要保证A不滑下平板车,平板车至少要有多长. 15.(12分)潜水艇的贮气筒与水箱相连,当贮气简中的空气压入水箱后,水箱便排出水,使潜水艇浮起.某潜水艇贮气筒的容积是,其上的气压表显示内部贮有压强为的压缩空气,在一次潜到海底作业后的上浮操作中利用筒内的压缩空气将水箱中体积为水排出了潜水艇的水箱,此时气压表显示筒内剩余空气的压强是.设在排水过程中压缩空气的温度不变,已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强,海水的密度,,求: (1)若保持气体温度不变,将压强为的压缩空气变为压强是的空气,其体积将会是多少? (2)试估算此潜水艇所在海底位置的深度.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答案解析】 饱和气压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饱和气压越大,故A错误;叶面上的露珠总是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原因,选项B正确;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选项C正确.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选项D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A. 2、C 【答案解析】 A.乙物体的速度一直为正,说明乙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故A错误. B.根据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由图可知,t2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物体,则t2时刻,乙物体还没有追上甲,不在同一位置,故B错误. C.根据速度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 D.t2时刻之前,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甲在乙的前方,两者间距增大.t2时刻之后,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甲仍在乙的前方,两者间距减小,所以t2时刻相距最远,D错误. 故选C. 【答案点睛】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结合数学知识分析即可. 3、B 【答案解析】 根据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求出加速度大小,结合速度位移公式,联立方程组求出OM中点位置的速度;根据图线围成的面积求出OM和ON段的位移,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ON段的平均速度大小。 【题目详解】 A、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可知,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故A正确; B、设OM中点的速度为v,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解得,故B错误; C、根据图线围成的面积知,OM的距离,故C正确; D、根据图线围成的面积知,ON段的位移,则ON段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不正确答案选:B。 【答案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4、A 【答案解析】 A.逸出功W0=hνc,W0∝νc,νc为截止频率,A正确; B.只有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等于金属截止频率νc,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B错; C.由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知,因ν不确定时,无法确定Ek与W0的关系,C错; D.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则光子数越少,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少,D错. 【答案点睛】 解决本题关键掌握光电效应的条件和规律.知道光电流的大小在发生光电效应的前提下,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5、C 【答案解析】 原子质量单位  是在原子物理中常用的一个特殊的质量单位,规定一个碳 12 原子的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为,,在计算核能时, 的质量跟 931.5MeV 的能量相对应,但不能认为  就是 931.5MeV 的能量,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6、B 【答案解析】 A.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即钍核衰变过程中放出了一个负电子.故A项错误. B.原子核的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电荷数,则钍核的中子数比镤核的中子数多一个.故B项正确. C.给钍加热,钍的半衰期不变.故C项错误. D.钍核衰变过程中核子数没有改变,发生了质量亏损.故D项错误. 点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原子核内部自身决定的,与外界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CD 【答案解析】 蓝光的频率大于红光的频率,故水对蓝光的折射率大于对红光的折射率,根据可知在水中蓝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小,A错误;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光片,由于反射光太强,偏振光强,加偏振片可以将反射的偏振光过滤,使图象清晰,B错误;在岸边观察前方水中的一条鱼,鱼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即看到的要浅,C正确;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发生光的衍射,可以看到彩色条纹,D正确. 8、AB 【答案解析】 气体被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如果气体对外界放热,内能可能不变,A正确;理想气体的分子势能为零,所以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B正确;内能是分子的动能与分子势能之和,C错误;气体的内能由物质的量、温度决定,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可能不同,D错误. 9、ACD 【答案解析】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A对;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悬浮颗粒物的布朗运动,B错;根据布朗运动的原因和特点可判断CD对; 10、AC 【答案解析】 A.根据核反应的特点可知,在核反应的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