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导入新课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泄露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你知道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什么吗学习目标1.掌握军机处设立的目的与职责2.知道大兴文字狱的史实,掌握清朝实行文化专制的目的、表现和危害3.了解清朝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4.掌握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及清朝实行该政策的原因、表现新课探究一一探究点: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朝初期,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连皇帝也不能改变(2)康熙帝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族宗王、八旗、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又称“国议”,它创建于皇太极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撤销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共存在过155年时间雍正年间过程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就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成员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特点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职责军机大臣按照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2.设立雍正帝3.影响军机处外景(1)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被撤销(2)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辩论台关于军机处的设立,有以下两种观点,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议一议: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观点一: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观点二: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1)一方面,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的任务只是传达和抄写皇帝的旨意,不能有任何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扼杀了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2)另一方面,军机处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一探究点: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一二1.文字狱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使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材料二: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