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章、节第八章鉴南通蓝印花布之拙朴需课时:12课时教学内容1.传统印染2.扎染的方法和工艺流程3.蜡染的方法和工艺流程4.染纸的方法和应用。第__1-12_课时课型___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印染2.掌握扎染、蜡染的方法和工艺流程。3.了解染纸的方法和应用。重点扎染、蜡染的方法和工艺流程。难点扎染、蜡染的方法和工艺流程。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准备教学PPT、案例文本、图片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教学活动【课程导入】蓝印花布、扎染和蜡染都是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其风格古朴,技艺原始,且有着各自不同的防染技术和印染方法。本章节将探索南通蓝印花布、云南白族扎染和贵州丹寨苗族蜡染的印染工艺、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感受古老印染技艺的迷人魅力,学习扎染、蜡染以及染纸等印染技法,加深对印染工艺的理解与认识。【讲授新课】【探寻传统】历史传说相传,某村有一对夫妻以种田为生,日子过得很贫苦。有一天,村里来了两个衣裳破旧的人讨饭吃,夫妻俩可怜他们,便把吃的都给了他们,自己饿着肚子。这两人边吃边唱:“我有一棵草,染衣蓝如宝,穿得化化烂,颜色依然好。”他们走时在地里撒下许多草籽。春天到了,草多得锄也锄不掉。夫妻俩想起他们唱的歌,歌词里说这种草可以染色,便割下草泡在大缸里,尽管水变蓝了,布料却染不上色。没过几天,去年讨饭的两人又来了,想借宿一晚。夫妻俩可怜他们,便收留了他们。夫妻俩安排他们睡在大缸上,为让他们睡得舒服,在缸上铺了稻草,用刷墙剩余的石灰粉垫在草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明确本次的教学目标。作为枕头。两人吃着讨来的菜,喝着酒,不一会儿便喝醉了。半夜,两人把吃的酒菜都吐进了缸里,作为枕头的石灰袋也滑入缸中。夫妻俩发现缸水变黄了,便把白布浸在缸里试染,拿出后布很快由黄色变成蓝色。从此夫妻俩就开起了染坊,生意越做越大。事后他们才知道那两人就是染仙梅福和葛洪,专教穷人染色。梅、葛两仙发明的用灰酒发酵使蓝靛还原的方法,在各地广为流传,后人将两人尊为染布的祖师爷。传统印染夹缬、绞缬、蜡缬是我国传统的三大手工印染工艺。蓝印花布俗称“药斑布”,有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图案,制作工艺繁复,要经历选布、刻版、调浆、刮浆、晾干、染色、固色、整布、去浆、晾晒等多道工序。蓝印花布染色后灰浆自然裂开,所形成的冰纹是人工无法描绘的自然纹理,这也是蓝印花布的独特之处。2006年,蓝印花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蓝印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