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航空器发展对材料的要求有哪些?答:对航空材料的主要要求是耐高温、高比强、抗疲劳、耐腐蚀、长寿命和低成本。(2)什么是金属间化合物,金属间化合物的特点是什么?答:指两种金属或金属与类金属组成的具有整数化学计量比的化合物。类金属:H、B、N、S、P、C、Si。性质:或多或少与普通化合物有区别。特点:密度低、屈服强度随温度升高而提高、比刚度高;熔点高、高温强度好以及抗氧化性能优良等。(3)金属间化合物分为哪几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分类及特点:①正常价化合物:化学电负性较大的金属元素与类金属元素组成;符合一般化合物原子价规律。键特点:电子转移和共用电子对。符合Hume-Rothery法则(价电子浓度决定晶体结构),a.金属倾向与IVB,VB,VIB族元素形成化合物,b.金属正电性越强,B族负电性越强,越易形成,越稳定。②电子化合物:a.不符合原子价规则,成分不确定,b.结构由电子浓度决定,具有超点阵结构,c.原子间结合键主要是金属键。③间隙化合物:由原子半径较大的过渡族金属元素和原子半径较小的C、N、B等元素组成;高熔点;高硬度。④复杂化合物:更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渗碳体及碳化物(Fe3C,Cr23C6)。(4)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脆性原因?其韧化方法有哪些?答:脆性原因:①结构特性:电负性、键取向、结构复杂性②滑移特征:独立滑移系,交滑移,滑移均匀性,加工硬化率(穿晶解理断裂)③晶界特征:杂质偏聚④环境影响:氢脆⑤应力状态:缺口敏感性。韧化方法:①偏离化学计量比;②合金化:微合金化法、宏合金化;③改变晶粒形态:细化晶粒、择优取向;④微结构控制:组织优化。合金化:微合金化法:通常加入小于1%Wt以下元素如B、C、Hf、Ce、Mn等,不使晶格类型、变形模式变化,改变晶界结构,不析出有害相,抑制杂质影响,提高结合强度。宏合金化:通常添加1%以上的合金元素:改变晶体结构;改变滑移特征;形成韧性第二相;强化晶界。制备多相合金:通过向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基体中引人塑性第二相来达到韧化基体的目的,即形成韧/脆多相结构。改进制备工艺(更加重要):定向凝固、机械合金化、热压或热等静压、微晶涂层;(5)Ti3Al(α2)基合金是唯一进入成熟应用研究阶段的金属间化合物,二元Ti3Al合金的缺点有哪些,其发展思路是什么?答:缺点:①室温断裂韧性较低;②室温冲击韧性只有普通Ti合金的十分之一左右(这是设计应用部门担心的问题之一);③O相合金的抗氧化问题。高Nb合金抗氧化性差。发展思路:在Ti-Al-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