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一中张福海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处境和自我意识,以及这种自我意识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2.学会把作品的风格特点跟艺术家的生活、生存环境联系起来,以一种历史的观点来看待美术作品;教学重点理解自画像中美术家自我意识的表达教学难点通过对美术家自画像的鉴赏,了解美术家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化,深刻认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教材分析:1.最早的自我表现2.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3.浓缩的人生4.场景中的自我早期的自我表现埃及工匠正在制作狮身人面像约前1400年拉斯科岩石上的手印约前15000年法国思考:1.这些作者有没有留下自己的痕迹?他们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2.两只手印留给我们的思考?教师小结:这些作品年代较早,属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作品都是用匿名的手段来表现自我的,他们没有很高的地位,是原始社会的“巫师”、奴隶社会的“工匠”“奴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家”。丢勒《自画像》一、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中世纪基督像采用表现基督的严格正面像。想要用这一“神的化身”来维护自己作为美术家的尊严,以打破人们认为美术家是匠人的观念。学生阅读P60页内容,思考:这两幅图片有何相似之处?这幅自画像,美术家主要向观众表达说明什么?金农(1687--1763,清)扬州八怪之一,自称‘三朝农民’,50过后始作画,诗书入画,善画梅竹,书法自成一家,开辟肖像画新领域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个人定位:不趋时流,傲世脱俗,奇僻古怪的性格。向人们展示更多的是自己的性格与志趣。教师小结:这就说明,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的传统中,职业美术家并不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从社会的角度看,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别人服务,换取报酬以养活自己的人,所以,艺术家往往不愿意把自己仅仅看作一个工匠,而是负有某种文化使命的人。学生讨论:这3幅自画像,根据你对他的了解,从时间上你能分辨出它们的先后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从这些画像中可以见到画家真实的性格吗?先后的顺序为:中-左-右二、浓缩的人生凡高整齐的发型和胡须,俨然是中产阶级的特征深邃的眼神,对艺术专注的目光深深地透露出来笔挺的衣领,反映画家的积极生活态度画像中,可见凡·高是个喜欢穿戴得漂亮潇洒的人带着邋遢的毛绒帽子;灰黑色的大衣让他显得更加落魄梵高的自画像记录了他的梵高的自画像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这种记录比相心路历程,这种记录比相片更为真实,因为自画像片更为真实,因为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