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课时3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3.知道工业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4.通过观察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5.介绍波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教学重点及难点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性和氧化性;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三、设计思路由氮元素存在变价引入硝酸内容的教学,接着介绍硝酸的重要用途,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激发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硝酸性质的教学按照人们认识新事物的一般过程展开,首先通过简单的观察来认识硝酸的物理性质,在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HNO3的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在对稀HNO3与铜的反应进行探究的时候,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硝酸的工业制法,再一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整理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深化本课以及本单元的内容。四、教学过程[引入]试分析下列转变关系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NH3→NO→NO2→HNO3[过渡]氮元素处于最高价态的硝酸是硝酸型酸雨的有害成分之一,但它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也是非常广泛的。[板书介绍]一、硝酸的用途:制氮肥、塑料、炸药、硝酸盐等。(ppt3)[过渡]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硝酸,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它的有关性质。认识一种物质,人们通常从表面入手,不断深入其内部的本质。那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硝酸的“表层”性质。[观察与思考]打开一瓶浓硝酸的瓶盖,闻其气味,观察其挥发现象。[板书小结]二、硝酸的物理性质。(ppt4)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低沸点(83℃),易挥发。常用硝酸密度为1.503g/cm3,浓度为69%,15.6mol/L。[过渡]在学习了“表层”性质的基础上,下面我们来深入研究硝酸的“深层”性质。[板书]三、硝酸化学性质(ppt5~12)1.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一元强酸HNO3=H++NO3-[讨论]①久置浓硝酸为什么呈黄色?[回答]久置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溶液中,使得溶液变黄![板书]2.硝酸的不稳定性:4HNO3=O2↑+2H2O+4NO2↑[讨论]②硝酸应如何保存?硝酸保存在避光、低温处。[过渡]硝酸中的氮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我们可以由此推测它只具有氧化性,事实是否如此呢?下面大家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板书](1)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实验探究]实验浓、稀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