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四川省 成都市 龙泉驿区 第一 学校 化学 第二 学期 期末 复习 检测 试题 解析
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乙烯时,利用NaOH溶液可除去杂质气体 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可析出NaHCO3,使溶液变浑浊 C.用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可以鉴别甲酸、乙醛、乙酸 D.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2、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的和 B.同质量的和 C.同体积的和 D.相同物质的量的和 3、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的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B.乙醛能与氢气加成,而乙酸不能 C.乙酸能与金属钠反应,而乙酸乙酯不能 D.苯酚能与浓溴水反应,而乙醇不能 4、右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官能团种类不会减少的反应是( )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5、下列关于0.1mol/LH2SO4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1L该溶液中含有H2SO4的质量为9.8g B.0.5L该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C.从1L该溶液中取出100mL,则取出的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 D.取该溶液10mL加水稀释至100mL后,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 6、下图是实验室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mol/L B.1molAl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3g氢气 C.配制500mL4.6 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125mL D.将该硫酸加水配成质量分数49%的溶液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等于9.2mol/L 7、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2 g O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 L B.22.4 L 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的质量约为18 g D.22 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8、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NH4+、Mg2+、SO42—、NO3— B.Ag+、Na+、OH—、Cl— C.K+、NH4+、MnO4—、SO42— D.K +、Na+、NO3—、HCO3— 9、丙烯酸可与水反应生成乳酸,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加成反应,没有副产物生成 B.可用Br2的CCl4溶液鉴别丙烯酸和乳酸 C.丙烯酸与乳酸都属于有机酸,两者不发生反应 D.l mol乳酸分别与足量Na、NaOH、NaHCO3反应,消耗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1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11、毒奶粉主要是奶粉中含有有毒的三聚氰胺(结构如图)。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共含有15个σ键 B.所有氮原子均采取sp3杂化 C.属于极性分子 D.三聚氰胺分子中同时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12、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全部被苯基取代,可得如图所示的分子,对该分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5H20 B.该化合物为芳香烃 C.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氧气的用量无关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C.漂白粉漂白织物利用了物质的氧化性 D.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NA 14、某溶液X呈无色,且仅可能含有Ba2+、Na+、NH4+、H+、Cl-、I-、SO32-、SO42-八种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水的电离),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为0.1mol·L-1,向该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所得溶液仍为无色。下列关于溶液X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肯定不含Cl- B.肯定不含H+ C.肯定不含NH4+ D.肯定含有SO32- 1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2-和Z+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W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W与R同周期,R的原子半径小于W。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R>W>X B.Z和其他4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离子半径:W2-> Y2- > Z+ D.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R 16、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2+ C.[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 D.在[Cu(NH3)4]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某工业废水中仅含下表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均为。 阳离子 、、、、 阴离子 、、、、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未出现黄色火焰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溶液无明显变化。 ③另取溶液加入少量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④向③中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步骤①使用的焰色反应属于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③中加入少量盐酸生成无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3)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___,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有___ (4)检验溶液中存在的方法是_____ (5)取该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沉淀在空气中灼烧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为___g 18、已知X、Y、Z、W、R五种元素均位于周期表的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了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这三种轨道中的电子数相同;W位于第2周期,其基态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R基态原子3d轨道上的电子数是4s轨道上的4倍。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X、Y、Z、W、R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⑴基态R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Y、Z、W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⑵元素Y、Z均能与元素X形成含18个电子的微粒,这些微粒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其沸点最高的原因是______;Y2X4难溶于X2W的原因是_____。 ⑶YW的结构式为______(须标出其中的配位键);在化学式为[R(ZX3)4(X2W)2]2+的配离子中与R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 19、某些资料认为NO不能与Na2O2反应。有同学提出质疑,他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该更容易被Na2O2氧化。 查阅资料:a.2NO+Na2O2=2NaNO2 b.6NaNO2+3H2SO4(稀)=3Na2SO4+2HNO3+4NO↑+2H2O c.酸性条件下,NO能被MnO4-氧化成NO3- 该同学利用如图中装置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装置可重复使用)。 (1)装置连接的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A中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是否生成了NaNO2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甲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1)实验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某次实验时,在饱和Na2CO3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实验结束,取下试管B振荡,红色褪去。为探究褪色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① ② ③ 实验 操作 充分振荡、静置 充分振荡、静置 充分振荡、静置、分液。取下层溶液,加入饱和Na2CO3溶液 现象 上层液体变薄,冒气泡,下层溶液红色褪去 上层液体不变薄,无气泡,下层溶液红色褪去 (2)试管①中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 (3)对比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针对实验②中现象,乙同学提出猜想:酚酞更易溶于乙酸乙酯。实验③中观察到_______,证实乙的猜想正确。 21、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危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方法1: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Cr2O32−(橙色)+H2O (1)若平衡体系的 pH=2,该溶液显______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序号) A.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 B.2v(Cr2O72−)=v(CrO42−) C.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molCr2O72−离子,需要______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 方法2:电解法. 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的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 (5)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解释). (6)在阴极附近溶液 pH 升高,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______.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答案解析】 A.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能生成杂质气体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B.Na2CO3溶解度比NaHCO3大; C.Cu(OH)2与甲酸、乙醛、乙酸反应的现象不同; D.加入试剂顺序错误. 【题目详解】 A.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能生成杂质气体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者可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用氢氧化钠吸收,故A正确; B.Na2CO3溶解度比NaHCO3大,则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可析出NaHCO3,使溶液变浑浊,故B正确; C.Cu(OH)2与甲酸、乙醛、乙酸反应的现象不同,分别为沉淀溶解且加热后产生红色沉淀、加热后产生红色沉淀、加热后不产生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