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教学目标】1、知道从酶到固定化酶技术,再到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固定化技术带来的巨大效益;2、知道常用的固定化技术及适用范围,明确固定化技术的的应用原理,理解固定化细胞的具体步骤、会解释各种现象。【教学重点、难点】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及优缺点【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温故知新,引出课题:(1)说一说:酶的概念、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应用(2)加酶洗衣粉中常用的酶制剂有哪些?这些酶能直接加入洗衣粉么?(3)在食品、化工、轻纺、医药等领域大规模使用酶制剂,请你归纳使用酶制剂的优点?(4)酶制剂的使用有哪些缺陷?师生归纳,小结:酶制剂应用的缺陷:(1)通常对强酸、强碱、高温和有机溶剂等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2)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不能被再次利用,提高了生产成本;(3)反应后酶会混在产物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工程技术人员,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资料探究1:在应用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酶通常对强酸、强碱、高温和有机溶剂等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提高了生产成本;反应后的酶会混在产物中,可能影响影响产品质量。由于酶的分离与提纯有许多技术性难题,造成酶制剂来源有限、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使用。因此,酶在大规模生产中,使酶能反复使用,是很有经济价值的课题。固定化酶的使用,推动了酶在生产上的应用。固定化酶,就是将酶分子结合在特定的支持物上且不影响酶的功能。用于固定酶的底物有琼脂糖、丙烯酰胺、藻酸钠等。固定化酶技术的应用,一是可循环反复使用酶制剂。据报道,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上千次,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在生产中,可通过离心法或过滤法把酶与反应液相互分开,在大规模的生产中所需工艺设备比较简单易行。三是稳定性能好等。固定化酶(ImmobilizedEnzyme)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项新技术。以往使用的酶绝大多数是水溶性的酶。这些水溶性酶催化结束后,极难回收,因而阻碍了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60年代后,在酶学研究领域内涌现出固定化酶。它是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手段,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束缚在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充分发挥催化作用;过去曾称其为水不溶酶或固相酶。1953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