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2.大概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3.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了解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电话是怎样工作的。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教学准备:电脑、投影仪、手机、无绳电话、VCD、电视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2.电磁波的波速怎么计算?波速=波长×频率,。3.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知道c=λf,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可以各不相同,所以用途也不同。电磁波可以用来进行无线电通信,其中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就是无线电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有了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就把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变成了现实。有了移动电话使通讯更加方便。那么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信号呢?我们先想想人们原来是如何传递信息的?人们在烽火台点燃火,用烟来传递战争(信息)。人们用鸽子传递信件(信息)人们通过用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邮寄信件的方式来传递信息。传递信息要有像烟、鸽子、马、火车、飞机等这些工具。传递信息要有载体。播放课件: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点击课件中图片,播放动画。学生可以形象的认识信号传递过程中信号上载——信号传递——信号下载的过程。认识到随着时间的变化,传递载体的变化和更替。那么无线电通信的载体是什么?是电磁波。电磁波传递信息又快又远,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它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进行无线电通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学习电磁波是怎样传递信息的。二、新课学习(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无线电广播信号是由广播电台发射的。继续播放课件: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由北京国之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1话筒把声音的信号变成音频信号(就相当于写信的人把信写好),但音频电信号不能用来直接发射电磁波。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相当于能够运载信件的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类似于把信件装在了信鸽、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由发射天线发射电磁波(类似于装载着信件的信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