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3、知道光具座的组成部分,及其相关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初步学会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养成积极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习惯。2、通过探究和体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增强严谨的科学态度。2学情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中考中是Ⅱ类要求,要求学生学会应用,所以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要内容。2、本节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是一个全过程的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做好组织、引导,帮助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3、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章最重要的规律之一,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更加熟悉。3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特点和条件,得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二)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涉及物距、焦距、像的大小、正倒、虚实等,成像情况比较复杂。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实验得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记住它,确有一定难度。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复习提问:1、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仪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工作的?2、它们可以成怎样的像?图片一:正在拍照的照相机图片二:投影仪图片三:放大镜提问:你们会使用照相机吗?如果会,请用实验桌面上提供的照相机帮同学照相。演示实验:在房间内将光屛板面向窗户,移动凸透镜或光屛板的位置,使窗外的景物在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提示学生思考问题:1、把凸透镜的焦距为f,我们把景物到透镜光心的距离表示什么?把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表示?2、通过活动知道凸透镜是可以成像的,它能成怎样的像?3、成像情况与那些因素有关?活动2【讲授】实验教学介绍光具座的组成部分,为下面的实验铺垫。介绍光具座的组成部分,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步骤的相关问题。引导思考:1、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装上、、;如果反过来安装可以吗?这样符合操作习惯吗?2、光具座上的刻度尺有什么作用?光屛的作用是什么?3、如何测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焦距f=6cm4、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5、如何改变物距?怎样确定像的位置?学生思考,并选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活动3【讲授】实验过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将实验的数据与像的性质记录在表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