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教学事业!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根据物体运动路线把运动进行分类。知道描写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参照物。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教科书中的图片,来认识机械运动及其分类。通过讨论交流知道选定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知道探寻物质世界的奥秘,要从研究物质的运动开始,而研究运动,要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学习。形成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重点与难点用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这一节的重点与难点。三、教学设计及实施(一)情景创设、提出问题播放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的MTV,并将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定格在画面中。设疑:“小小竹排江中游”我们是看见过的,那“巍巍青山”怎么会两岸走呢?此问题不用学生回答,只用此引入课题。(二)过程实施[来源:Z+xx+k.Com](1)运动的分类教师讲解:我们日常所见到的物体运动大都是机械运动,运动的特点都是物体位置随时间不断的发生改变,从一处到另一处,并经过一定的路线。请同学看课本23页图2-2-5,a、b两幅图中运动路线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总结:根据运动路线的情况,可把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参照物复习:什么是机械运动?学生回答: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教师讲解: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物理学上首先用物体位置的变化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播放列车开动的视频。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一列火车在动,实际上不是这列火车在动,是另一列火车开动了。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学生讨论交流,回答。设疑: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此题不用学生回答。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做课本24页的实验探究:动与静。并回答实验中所提的问题。总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教师讲解: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来源:学科网ZXXK]提问:在视频中对于火车,人眼产生错觉的原因是什么?客服唯一联系qq1119139686欢迎跟我们联系教学无忧http://jiaoxue5u.taobao.com/专注中小学教学事业!学生:回答。[来源:学,科,网Z,X,X,K]提问:歌词中所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