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克和千克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解决问题。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数学思考: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问题解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培养应用能力。情感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课时安排:约3课时二年级数学学科(下)导学指导案(第八单元克与千克)课题:克和千克的认识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00、101、102页例1、例2以及103页的做一做。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3、认识常见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学习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关系。比较克和千克。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学习难点: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秤。教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学法:自主探究发现与合作交流。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一、导学目标(一)、独立尝试(预习)自学课本第100、101、102页例1、例2的内容。(二)、复习并检查(温固)。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6=489×()=1865+()=8865-()=1524÷()=4()÷3=43×()=2720÷()=5()×4=8(三)引入课题:1、拿出一本数学教科书和一支笔,提问:哪个重些?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