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11课敬畏生命严春友教学目标1、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品味关键语句,理解文中包含的哲理。3、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2、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以及逻辑推理的严谨性,增强爱护自然的思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熟读课文,把握文意。2、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主旨。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我们常常说人定能胜天,就是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要被吓倒,可是我们有时会聪明过头,以至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破坏自然环境,导致恶劣的后果。有人提出这么一个观点“敬畏自然”让我们一起看看这种主张是否有理。二、板书课题并出示教学目标。板书:敬畏自然出示教学目标(略)三、检查预习蓬蒿(注音)()尺狼()呐喊(注音)相形见()美味佳()自不量力(造句)精巧绝伦(造句)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什么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怎样理解“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五、课堂交流问题1、明确: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谈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人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表达了一种忧患意识。问题2明确:因为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我们应该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六、教师小结七、布置作业课后细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下节课一起探讨。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2、学习反问、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逻辑推理的严谨性。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这篇文章谈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那么,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的,我们一起来细读课文?二、细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课文从否定“征服自然”开始,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进而论述宇宙生命,最后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论。三、质疑解惑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引导体会文中许多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见研讨与练习二四、自主探究1、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文章是怎样得出议论中心的?2、文章在写作手法上运用了对比、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