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2、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多媒体图片)2、大自然是美丽的,雄伟的高山,辽阔的草原,蔚蓝的大海,美丽的花园,繁华的都市。无不为人们所陶醉。大自然孕育最聪明,最美丽,最富有灵性的人类。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繁衍、壮大。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到自然惩罚的现象却也屡见不鲜。(欣赏多媒体图片:沙漠、火灾地震等)。(二)整体感知(多媒体演示)1、读一读,写一写鲲(kun1)鹏蓬蒿(hao1)相形见绌(chu4)狼藉(ji)咫尺(zhi3)美味佳肴(yao2)2、词语解释: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精巧绝伦:精细巧妙。美味佳肴:精美的菜肴。1、高科技2、读课文,思考问题,理清文章论述的思路。(多媒体演示)思考问题1、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2、人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自己?3、指导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看作者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阐明了什么观点?(多媒体演示)(论点)人类永远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然而,人却“不自量力”的宣称要“征服自然”4、指导学生默读讨论第2——7自然段,讨论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人类与大自然相比,论历史,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论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论智慧,又怎么样呢?(提问、讨论、归纳、多媒体演示)人类智慧3、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倔的陷阱。4、宇宙中存在着远比人类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比较大自然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用美的规律创造了宇宙的一切。是人类智慧所不及的。“自然指挥是大海,人类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大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