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歌》教学方案教学时间学年学期月日星期第节教学对象八年级()班教学内容10、组歌作者:纪伯伦教学目标1、朗读与细读相结合;2、篇章语义分析与自然常识讲解相结合;3、掌握文中生字生词;教材分析重点通过模仿写作,锻炼学生自由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难点对诗歌中炽热爱情的理解与祖国深情厚爱的联系教具可以选择(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课件设计自由设计No.号教学思路与教学活动过程设计10、组歌作者:纪伯伦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这个单元的选文都是散文诗,我们在前面集中学习了几位中国作家的散文诗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的著名散文诗作者吗?如(俄)屠格涅夫、(法)波德莱尔、(印度)泰戈尔(他的《飞鸟集》、《吉檀迦利》等名著已从二三十年代起影响过我国不少作家。以前学过泰戈尔的《金色花》,今天我们学习曾和泰戈尔齐名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雨之歌》二、作者简介: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另三首是《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他的散文诗充满浓郁的诗情和深刻的哲理,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作者经历: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的秀美风光赋予他艺术的灵感。十二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1898年,十五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会。1902年返美后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剪裁缝衣的妹妹相依为命。1908年,他得到友人资助赴巴黎学画,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与指点。1911年他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并领导阿拉伯侨民文化潮流。当他感到死神将临,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四十八岁英年早逝。二、听读,整体感知1、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是能让人陶醉。请同学们闭上眼,美美地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1放朗读录音或教师配乐朗诵。2、找一下这首诗的韵脚(散文诗不严格压韵,段落间换韵):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