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汉字造字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心”、“妻”、“孝”、“育”“毓”五个字,理解几种造字法的含义。2、了解“象形”、“会意”“形声”三种基本汉字造字方法,进一步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象形”、“会意”“指事”三种基本汉字造字方法,进一步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教学难点:联系“心”、“妻”、“孝”、“育”“毓”五个字,理解几种造字法的含义。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所学的汉字是怎么来的吗?(师讲解“仓颉造字说”)2、今天我们就去看看汉字主要是有哪些方法来造字的。二、范字为例,认识造字法(一)象形造字法1、“心”字来源和演变(相由心生的典故)《说文解字》:“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凡心之屬皆从心。”2、象形造字法汉字这个庞大的家庭中,有不少字是我们的祖先根据事物的样子描绘出来的,实际上也就是简单的图画,也可以说汉字的造字从图画开始的,这类字就叫做象形字。象形字是一种很重要的造字方法。《说文解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根据实物的形状,画出实物外形的特征。4、常见象形字的演变(出示“日目木山马刀鱼门”字的演变过程)5、猜猜这些都是什么字?(出示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学生猜一猜)(二)会意造字法1、从弃老到敬老:何谓孝(初始甲骨文的“老”“孝”以及楷书的“孝”)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好像一位面朝左、长着头发的驼背老人,身前一孩子,以头扶持着老人。我们再把孝字分解开来:上为老,下为子。小的时候,可以这样解:上面老的连自己的完整都不顾,把孩子整个的庇护在自己身下,为孩子遮风挡雨,撑起一片蓝天,全力使他们幸福、快乐。长大了,上边的“老”字和下边的“子”字,又可以这样解:子字成了老字的全部支撑,“子”字把“老”字整个儿背了起来。也就是说子女要把老人照顾老人,安顿老人的责任承担起来,和老人相依为命、让他们安度晚年。读歌谣记汉字:侍奉父母孝为先,敬重老者教知礼。送个斜丿当拐杖,孝子搀扶慢步移。2、什么是会意字?《说文解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看字的形状可以知道某种实物形状,再仔细观察指点的部分就知道字的含意了。会意造字法属于“合体造字法”.《说文解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