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jiaoshi518中公教育咨询电话4006300999更多教师考试资料欢迎关注中公教师网部落手机QQ扫一扫轻松关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悉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件【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提高主动探索未知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提高团队合作意识,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增加对计算机世界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难点】硬件系统的五大部件。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也了解了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那么计算机是如何产生的呢?它的内部又有哪些部分组成呢?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这节课就来解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环节二、新知探究1、计算机的发展史。电子计算机是一种数字化信息处理设备,诞生于二十世纪中期。很早以前,人们就曾经探求过使用某种器件来帮助计算。中国古代发明的算筹、算盘等计算工具,为人类文明增添微信jiaoshi518中公教育咨询电话4006300999了灿烂的光辉。此后,人类又发明了计算尺、机械计算机等。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这台被称为ENIAC的电子计算机由18000个电子管构成,每秒约能运算5000次。ENIAC的诞生宣告了开始用电子设备进行计算的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从诞生至今的几十年间,其发展经历了四代: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20世纪50年代)、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70年代及以后)。从集成电路技术开始的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在一块很小的半导体芯片上对电路不断的微小型化,使计算机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参见本节的小资料《摩尔定律》)。电子计算机不再仅仅用干数值计算,所处理的也不仅仅是数值数据,而是已经扩展到了对多种媒体(文字、声音,图像等)的处理。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不同类型的电子计算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等)在社会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学校、家庭等场所通常使用的是微型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也称为“微型电脑”或“个人电脑”,便携式的计算机又叫笔记本电脑。目前,电子计算机正向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等诸多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使用蛋白质分子作为元件的“生物计算机”、使用光学逻辑元件的“光学计算机”等新型计算机将大大提高计算机芯片的集成度和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伴多媒体演示)2.电子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