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卖、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喝”,会写“搬”字。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词,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了解故事内容。2.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一、揭题导入1.(出示课题)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的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2.大家小脑袋里装着好多小问号。青蛙为什么要去卖泥塘呢?都有哪些动物来买,他的泥塘卖出去没有呢?老师也和大家一样,很想知道青蛙的泥塘卖出去没有?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老师检查读生字(1)带拼音认读生字。(2)去拼音认读生字。(3)排火车读。2、讲解多音字“喝”。3、讲解“卖、搬、泉”熟字相加法识字。4、指导生字书写“搬”。4、通过课前预习:.青蛙为什么要卖自己的泥塘呢?(烂泥塘这儿不怎么样搬到城里住)三、组织学生探究青蛙卖泥塘的过程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谁来看了青蛙的泥塘?泥塘卖出去了吗?为什么?2.学生回答;(1)老牛来看过,但是没有买。因为老牛希望周围有些草。(2)野鸭来看过,但也没有买,他觉得池塘里的水太少了。3.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老牛、野鸭的不满意读出来。(1)指名读老牛说的话。(老牛的语气低沉)(2)指名读野鸭说的话。(野鸭的语气)(3)指名读青蛙的三次吆喝,比较三次吆喝。(一次比一次青蛙更有自信了,声音更大了。)4.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是怎么做的?(1)想:①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泥塘就能卖出去了。②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2)做:①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的周围。②砍竹子,引山泉。5.经过改造后的泥塘有什么变化?(泥塘周围长出绿茵茵的小草,有了泉水)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7、还有哪些小动物从小泥塘边经过?它们说了些什么?8.教师指导做想象说话训练。出示:(1)一只小鸟飞来了,它说:“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来了,它说:“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来了,它说:“____________”。9.听了这些小动物们的话,青蛙是怎样做的?五、引导探究第11自然段1.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吆喝起来,谁来读读青蛙这次是怎么吆喝的?(指名朗读青蛙的话。)2.青蛙说这里多好呀!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儿多好,把这些句子勾下来,自己读一读。(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