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大象的耳朵》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情节简单、易懂。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象刚开始听了其他动物的话,认为自己的耳朵耷拉着和别人的不一样,就想办法也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没想到竖起来之后有了一系列的烦恼,于是大象又把耳朵放下来了,烦恼也随之消失了。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有关大象耳朵的故事。【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评判大象耳朵不同,是否是有毛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是对的,我们就该坚持自己的,不可以轻易改变。【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教学难点】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做游戏:找不同。2.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大象的故事——《大象的耳朵》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大象的耳朵)(二)初读童话,整体感知1.小组合作学习:(1)课前老师布置预习了,现在我们小组内互相检查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看谁读得好。小组内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生字,出示幻灯片。慢(màn)遇(yù)兔(tù)安(ān)根(ɡēn)痛(tònɡ)最(zuì)(1)自由读生字。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先读好这些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2)生字是不是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呢?说说需要注意什么?指生说。“最”是平舌音,“扇”是翘舌音,“慢、安、根”是前鼻音,“痛”是后鼻音,“遇”是整体认读音节。(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师生评价。(4)自主识记生字“扇、慢、遇、兔、安、根、痛、最”(课件出示变大)①加一加:“户+羽”是“扇”,“忄+曼”是“慢”,“禺+辶”是“遇”,“免+丶”是“兔”,“宀+女”是“安”,“日+取”是“最”。②换一换:“通”换掉“辶”加“疒”就是“痛”,“跟”换掉“⻊”加“木”,是“根”。④老师在田字格内范写半包围结构的字,学生按笔顺进行书空。2.检查词语。似的耷拉竖起来竹竿撑起来跳舞心烦扇子遇见头痛不安慢慢地(1)读一读,想一想读时需要注意哪些词语?汇报:“耷拉”“扇子”“慢慢地”注意第二个字读轻声。你可真聪明,你来读一读。“似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