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画杨桃永昌县第二小学杨丽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2.采用层层比较、步步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文章的内涵。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二、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我会读”的词语,开火车领读。2.理解“教诲”一词的意思,并有“教诲”一词引入新课。(二)品词析句,逐层理解1.学习第19自然段,使学生理解“一生受用”的意思,以及使学生明白是谁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2.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父亲的叮嘱。3.讲读2—18自然段,体会情感(1)默读2——18自然段,思考:①“我”是怎样画杨桃的?②同学们是怎样评价的?③老师是怎么做的?(2)读一读、议一议: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3)默读课本中“泡泡”提出的问题,找出描写老师神情的词句,读一读。思考并讨论:①老师的神情发生了什么变化?②老师和颜悦色的说了些什么?从老师说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③教师小结。(4)老师和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他们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他们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呢?(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1.总结全文。2.拓展实践:你在生话中是否也经常遇到类似“画杨桃”的事情,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在以后的生活中你应该怎样做,写下来。(四)布置作业1.熟练背诵文中父亲和老师说的话。2.课后画一画楞角分明的水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把你看到的画下来。板书设计11.画杨桃父亲教诲(实事求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