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罗佳凰教材分析:这是一片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小马与牛伯伯小松鼠的对话,把一个不善思考、凡事爱问妈妈的孩子写的活灵活现,会使小读者读来感到特别亲切。这个故事说明遇事要亲自动脑筋,亲自去做,才会有正确的认识。设计理念:本篇文章充满童趣,适合让学生边读边发现问题,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理解寓意,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4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4.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教学重点: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小马、松鼠、老马和老牛的头饰。教学过程:课前放播放《时间像小马车》。一、整体入手。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马过河》这篇童话故事,初读了课文,大家还记得吗?2.开火车读词语。3.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4.齐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二、细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引入情境,质疑解疑。过渡: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为什么没有过河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三至五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想的?2.同过一条河,老牛和松鼠说的一样吗?用“————”画出牛伯伯和松鼠说的话,再有感情地读一读,想一想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设计意图:通过质疑,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三、深入理解,深化感悟,品读角色,初明事理。(一)解决第一个问题:1.师:小马在去磨坊的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谁先来读一读这一段。请你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学生读出“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的句子)2.小马高高兴兴地往磨坊跑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它的去路,你们想象一下,它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啊!(为难)3.请你用为难的语气把此时小马心里的想法读给你的同桌听。(个别读,齐读)4.在这里,你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马呢?(小马依赖妈妈,做事情没主见。)5.齐读第三自然段。(二)解决第二个问题:1.同是一条河,老牛和松鼠说的一样吗?2.品读小马和老牛的对话。(1)老牛是怎么说的?通过老牛的话小马了解到什么情况?(水很浅)(2)指导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