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散文,这篇课文叙述的线条简洁、明快,情节简单、干净,语调较为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这篇散文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穿插叙述的方式,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小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3.激励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懂得爱护鸟类。教学重点:1、交流积累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识字、写字能力。2、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对话,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教学难点:激励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学生懂得爱护鸟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词条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有人认识它吗?(喜鹊)对了,它就是喜鹊。板书:喜鹊。喜鹊又叫报喜鸟,喜鹊喳喳叫,好事要来到,瞧!喜鹊穿着一身黑白相间的燕尾服,长长的尾巴上点缀着蓝绿色的羽毛,样子十分惹人喜爱,喜鹊喜欢在大树上做窝,当然枫树也是它常常安家的地方,补全板书:枫树上的喜鹊。2、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标好自然段;边读边想: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2、检查读书成果(1)生字词教学。(个别读,小老师教读,去拼音开火车读)(2)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生自由说(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枫树上有一只喜鹊阿姨,喜鹊阿姨生了六只喜鹊弟弟,他们一起在树上学习、游戏。我非常喜欢他们。)三、品读领悟,体悟情感1.学习1-4段(1)出示学习提示一:默读1-4自然段,划出含有“我喜欢的……”句子(2)生默读,汇报(3)学习第1段中的两个“喜欢”,并能体会两次喜欢对象的不同。第一个“喜欢”的对象是枫树,原因之一是:很大很高,好像绿色的太阳伞。(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原因之二是:绿荫浓密“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解释遮蔽:遮挡,隐蔽。想象画面:只有枝繁叶茂,独木成林的大树才能“遮蔽”渡口。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