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彩色的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巩固所学生字、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小作者用铅笔画出的彩色的梦。3.仿照诗歌写一写自己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梦的色彩情感,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彩色叮咛苹果森林精灵草坪铅笔盒聊天葱郁烟囱一般梦想拉手结果1.齐读2.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同学们真棒,谢谢我们的小老师,表扬一下自己!我们再把这些小精灵带到课文里来读一读好吗?生齐读课文。二、导入新课同学们,“彩色的梦”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1.学习第一小节(小组合作)①老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学习第一小节,各小组自由读,互相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教师巡堂指导。②各小组汇报自学成果,提出疑问。另一个小组解决问题。例如:“一大把彩色的梦”指的是什么呢?“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他们会聊些什么呢?“在白纸上跳蹦”是什么意思?谁能做一做“跳蹦”的动作?请大家将第一小节一起读一遍,在脑海中想象彩色铅笔在纸上跳蹦的情景,好吗?学生齐读第一小节。2.学习二、三小节(1)不同的笔,脚尖滑过的地方,会有什么变化呢?请男生来读一读第二小节,女生注意倾听并解决。生回答教师小结:小草,绿了。野花,红了。天空,蓝了,你还能照这样说一说吗?比如说:大片的森林,绿了;大片的麦田,黄了……(3)为什么要说“蓝得透明”呢?天空特别蓝,没有任何污染,所以蓝得透明。(4)脚尖又一次滑过,我们眼前又展现了哪些美丽的图画?请女生读一读第三小节,男生注意倾听。女生读得很优美,老师非常喜欢。(5)出示“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雪松怎么会手拉着手呢?(关键词:葱郁。因为雪松很多,枝条伸得很长,树和树之间的枝条挨在了一起。)(6)除了雪松和小鸟,还有什么?(小屋、烟囱、太阳)出示“小屋的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7)雪松拉着手,小鸟唱着歌,太阳能结在小屋的烟囱上,画笔真是太神奇了。你们喜欢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