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法治视角以法治力量升级“防火墙”■高鸿玲——《福建省消防条例》解读消防事业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是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安全屏障。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时代消防事业的重要论述精神,适应新时期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2023年5月31日,福建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建省消防条例》,将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本次条例修订立足推进消防体制改革和我省消防工作实际,总结吸收有益实践经验,在消防管理体制、消防安全责任制、火灾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以法治力量推进我省消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创造安全的发展环境。衔接改革精神,理顺新时期消防管理体制。消防体制改革是党的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大应急体系的重要部分。条例衔接落实新修改的消防法和中央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精神,理顺消防安全监管关系,建立健全新时期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厘清部门监管职责。针对当前消防机构改革过渡期出现的权责交叉矛盾,重点厘清消防、住建、应急、公安等部门的消防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信息通报和执法协作机制,推动各级政府按照业务相近的原则确定新兴行业、领域监督管理部门,强化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二是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原则上明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消防法规定的单位消防安全职责,并立足实践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补充规定。如针对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隐患突出问题,明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落实消防安全措施。三是细化物业管理责任。注重发挥物业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细化物业服务人消防安全职责,设置物业未履行消防安全责任的处罚条款。其中特别明确物业服务企业开展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业主、使用人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予以劝阻、制止。四是推进消防领域信用监管。维护消防安全是经营者的基本义务,良好的消防安全条件是诚实守信的真实反映。条例将消防安全风险防控纳入社会信用管理,规定政府应当针对消防安全领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建立健全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认定和退出机制。分类精准治理,完善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消防安全重在预防,条例紧盯传统高风险领域、新业态风险和民生场所,作出相立法聚焦36法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