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学教程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王思斌最细致的考研资料(重要)共最细致的考研资料(重要)共9393页页包括章节重点整理包括章节重点整理++章节要点章节要点++课后思考题课后思考题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P1)《实证哲学教程》: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孔德出版的六卷本名著,该书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地论述了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确立了实证主义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实证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可以接受。在孔德看来,“实证”一词有如下含义:现实的而非幻想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可靠的而非可疑的、确切的而非含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P2)孔德认为,科学任务是发现和描述事物现象之间重复出现的规律,而超出这些可描述现象之外的认识,就失去了科学性。他认为,对于社会的科学研究中应该采用实证方法。孔德认为,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神学阶段是企图探求事物运动的终极原因的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的特征是人们把那些支配现象的超自然主体替换成一些抽象的实体,并依据对这些抽象实体的认识来解释各类具体现象。科学阶段是把推理和观察结合起来,从而发现现象的实际运动规律的实证阶段。(P7)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讲学,长兴学舍的学科分类有义礼、考据、经世、文章四种,在经世之学中列有“群学”,与“政治原理学”并列。“群学”这个名词是借用了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的“人能群”的思想,“群学”即是组织、教育群众,拯救国家之学,是“经世济民,治理国家”之学,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社会学的肇始。(P8)1897年严复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的部分篇章在《国闻报》上发表,1903年将全书译出并由上海文明译书局出版,名为《群学肆言》。后来的学者们认为,1897年严复翻译《社会学研究》是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开始,严复是引入西方社会学的第一人。《群学肆言》序中说:“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查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肆言何?发专科之旨趑,究功用之所施,而示之以所以治之方也。”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P10)孔德的社会学对象:社会学要研究人的理性及其心理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是如何发展的,实质上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