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日语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一评《日语教育学概论》罗兰(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各专业、学科的教育教学中都纳入取了丰富的信息技术元素,这不仅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更多的资源,让教学的内容、形式变得更加充实、丰富,同时也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的现实背景日语教育学微论下,教师需要把握好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教育诉求,结合教学内容去挖掘技术、挖掘元素,调整信息技术运用的“度”。以日语教学为例,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日语的学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是因为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有着深刻的、复杂的历史关系。近年来,随着中日在经济贸易、社会文化联系上的日益紧密,日语作为交流的桥梁、纽带,使得日语人才的培养变得更加重要,发展前景也变得更加光明。而日语教学也受到了信息化技术的影响,如何正确协调信息化教学资日语源与现有教材之间的联系,推进教学过程、内容的创新,值得每个教师深入思考、灵活实践。教育学概论现阶段,我国高校在日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落后、教学内容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与实际相脱离等问题。日语教学的进度较慢、效果较差,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对高校的发展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日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采取了适当的改进措施加以应对,也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日语课程教学的效果和水平。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日语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教学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大学日语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是通过开设各类的日语课程,向学生教授一定的日语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日语交际技能,进而有效培养出熟悉或者精通中文和日语的双语复合型外语人才,最终为国家和社会在日语交流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然而,随着中日两国交流的日益频繁,高质量日语翻译人才的数量并不能满足我国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虽然国内许多高校开设大学日语专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培养出来的日语人才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外语+专业”的市场需求,单一的语言型人才已经很难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于日语语言人才的需求。语言现在作为一种沟通的手段,需要专业来进行支撑,信息化时代对于语言进行了重新定位,单纯的语言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新文科背景下,依托现有传统文科的基础进行学科中各专业课程重组,形成文理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