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重要)主要内容:1.制定审计计划的步骤。2.掌握审计重要性含义及其运用。3.正确理解审计风险的含义、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的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东北财经大学一、审计计划(一)审计计划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所编制的工作计划。(二)制定审计计划的步骤:1、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2、执行分析性程序;3、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4、评估审计风险;5、制定初步审计策略;6、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二、审计重要性(一)重要性的概念1.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2.对重要性的理解(1)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财务报表错报包括财务报表金额的错报和财务报表披露的错报。(2)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所谓数量方面,是指错报的金额大小,性质方面则是指错报的性质。(3)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4)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例如,错报.10万元对一个小公司来说可能是重要的,而对另一个大公司来说则可能不重要。(5)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二、审计重要性(二)重要性的确定1.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2)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3)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2.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重要性的数量即重要性水平,是针对错报的金额大小而言。重要性水平是一个经验值,注册会计师只能通过职业判断确定重要性水平。二、审计重要性(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基准指标和计算方法基准指标——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计算方法——固定比率法——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如果同一期间各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取其最低者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二、审计重要性(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在确定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第一,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第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