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复习题1、需求曲线(Demandcurve)一般指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数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是需求表或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它表明在其它情况不变时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其它情况不变包括:1、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变;2、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3、消费者的偏好不变;4、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不变。个别需求曲线是表明某一个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数量与商品价格的函数关系的曲线;而市场需求曲线是表明整个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数量与商品价格的函数关系的曲线;通过将个别需求曲线进行水平加总可以得出市场需求曲线,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所表示的需求量的主体不同,一个是某一个消费者,一个是整个消费群体。在不存在连带外部效应的情况下市场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价格弹性。2、对产品某种牌号的需求较对所有牌号的需求更缺乏价格弹性。因为所有牌号的产品面对的是全体消费者;而某种牌号的产品面对的是某些对该牌号具有特殊的偏好的个别群体,显然前者较后者所面对的对象更多,当价格发生相同的变化时前者的变化量自然大,也即其价格弹性大。3、额外的一张门票的价值或边际收益是大于10美元的。因为在价格为10美元的情况下需求远大于供给,消费者对门票的支付意愿大于10美元,当在消费一张门票后再消费一张支付意愿在一般情况下应大于10美元。测定的方法是实地询问已经买了一张门票的消费者其对再买一张门票的出价最高是多少,这一值就是额外的一张门票的价值或边际收益。4、衣服对于他来讲应该是一种正常商品,即随着他的收入的增加其对衣服消费量也增加。因为他仅将收入在衣服和食物间进行分配,即其效用的来源是衣服和食物,当其收入增加时其消费的预算空间扩大,新的效用水平应大于原来的效用水平;而食物消费量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大而减小,食物相应带来的效用也减小,而总效用增大,则新的衣服消费带来的效用必定增大,则衣服的消费量随着收入的增加也必定增大,所以衣服对于他来讲应该是一种正常商品。5、如果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下跌)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上升(下降),就称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反之则称它们为互补品。(a)、数学课和经济学课在有些情况下是互补品,在有些情况下是替代品。如:一个学经济学的学生除学好经济学外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当他数学较差时(难以理解现代的经济学的基本数学表达方式),这两门课程是互补品;而如果某一个同学仅仅是为了扩大知识面而学习这两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