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70-6-15-2015-10925939.doc
下载文档

ID:3317475

大小:276KB

页数:10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3-0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570 15 2015 10925939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咨询热线:400-678-3456 42.样本估计值和总体参数值之间的差异称为统计误差,下列关于统计误差的表述错误的是() A抽样误差是由抽样的随机性造成的,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时出现的误差 B样本框不完善造成的误差称为抽样框误差 C计量误差是调查人员没能够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所需要的数据 D由于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与其真值之间不一致造成的误差称为计量误差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第24章。调查人员没能够从被调查者那里得到所需要的数据,这种统计误差称为无回答误差。 43.下列变量间,相关的程度最高的是( ) A.某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私人汽车拥有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2 B.某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 C.某城市景点游客数量与票价的相关系数为-0.58 D.某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与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 【答案】B 【解析】考核第23章描述统计。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相关程度越高。 44.两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变量()。 A不存在相关关系 B低度相关 C完全不相关 D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答案:D 解析:考核第23章。pearson相关系数只适用线性相关关系。当pearson相关系数r=0时,表明两变量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但并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45、某地区1999~2003年原煤产量如下: 年份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原煤产量(万吨) 45 46 59 68 72 则该地区1999~2003年的原煤平均增长量为( )万吨。 A.58 B.6.75 C.5.4 D.6 答案:B解析:考核第26章。 平均增长量=  =(72-45)/(5-1)=6.75 【延伸】原煤产量对应的时间序列是时期序列。其计算序时平均数的方法是简单算术平均法。平均产量=(45+46+59+68+72)/5=58万吨。 46.以2000年为基期,2008年和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定基增长速度分别为14.40%和14.85%。2009年对2008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 A.0.39% B.14.63% C.100.39% D.114.63% 答案:A 解析:考核第26章第3节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简记:环比比)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依据“环比比”,可得环比发展速度=(1+14.85%)/(1+14.4%)=100.39% 环比增长速度=100.39%-1=0.39% 47.在回归分析中,通过使得因变量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的方法来估计回归系数,这种方法称为()。 A.二次平均 B.加权平均 C.斯特基方法 D.最小二乘法 【答案】D【解析】考核第25章。在现实中,模型的参数都是未知的,需要利用样本数据去估计,采用的估计方法是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就是使得因变量的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来估计的方法。 48.在进行重点调查时,应选择的调查单位是()。 A.就调查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的单位 B.有典型意义的单位 C.主动参与调查的单位 D.随机抽取的单位 【答案】A【解析】考核第22章。重点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重点单位虽然只是全部单位中的一部分,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 49.现代会计形成的标志是()。 A财务会计的产生 B管理会计的产生 C企业会计的产生 D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产生 答案:B解析:考核第27章第1节。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的产生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形成。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作为核心。 50.根据会计等式可知,下列哪类经济业务会发生()。 A.资产有增有减,权益不变 B.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不变 C.资产不变,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D.资产减少、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不变 【答案】A 【解析】考核第27章。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种恒等关系,一旦发现此关系不成立,该种经济业务就不会发生的。 51.企业将生产资料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这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要求 A.重要性 B.可比性 C.谨慎性 D.相关性 【答案】A 【解析】考核第27章第6节。通过本题掌握重要性的应用。 52.资产类账户结构的基本关系是()。 A.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B.期初余额十本期增加发生额=期末余额 C.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D.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答案:D 解析:考核第28章。账户中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为余额,余额按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基本关系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5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是() A、详细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B、可以做到试算平衡 C、便于了解帐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D、便于查对帐目 答案:B解析:考核第28章。掌握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缺点。注意“关键字”。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度优点中强调“详细”;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优点中强调“对应”;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强调“试算平衡”。 54.某公司2012年末应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为8000万元,预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为2000万元,预付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3000万元。2012年末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为200万元,那么,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项目应填列的金额为()万元。 A,4000 B,9800 C,8000 D,7200 【答案】B【解析】考核第29章。“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55.我国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属于年度报表,由报表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组成。下列各项不属于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内容的是() A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 B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C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D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答案】A 【解析】考核第29章。现金流量表包括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 (1)正表采用报告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最后汇总反映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2)补充资料包括: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即按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56.某企业年末流动资产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存货500万元,应收账款200万元,流动负债800万元,则该企业速动比率为()。 A.1.25 B.0.25 C.0.625 D.0.725 答案:C 解析:考核第30章。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各种债权 速动比率=(1000-500)/800=0.625 57.反映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关系,可以进行得失比较的比率称为() A相关比率 B结构比率 C效率比率 D动态比率 【答案】C【解析】考核第30章。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其中比率分析法包括: (1)效率比率是用以计算某项经济活动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以进行得失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 (2)相关比率是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比较所得的相关数值的比率 (3)结构比率是某项目数值占各项目总和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58.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短期投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或者举办经济实体。 B.未经上级财政部门批准,行政单位不得将占用、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 C.事业单位的短期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 D.短期投资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答案】B 【解析】考核第31章。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短期投资的规定如下:行政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或者举办经济实体。未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行政单位不得将占用、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事业单位的短期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短期投资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59.行政单位财务分析的指标不包括()。 A支出增长率 B人均办公使用面积 C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 D资产负债率 【答案】D【解析】考核第31章。行政单位财务分析的指标主要由支出增长率、当年预算支出完成率、人均开支、项目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人员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公用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人均办公使用面积、人车比例。行政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不包括资产负债率。企业及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 60.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法律体系中,()处于基本法的地位。 A民商法 B经济法 C劳动法 D刑法 【答案】A 【解析】考核第32章。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中,民商法处于基本法的地位,主要调整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经济领域。 6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列物品中,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是()。 A.黄金 B.房屋 C.货币 D.不记名证券 【答案】A【解析】考核第33章。禁止或限制流通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例如,枪支弹药、黄金、麻醉品等。货币和不记名证券是一种特殊的动产,谁持有就成为其权利主体,因此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62.下列关于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的区别表述错误的是()。 A共同共有的成立以共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按份共有则不需以共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 B共同共有的标的物通常为多数,按份共有的标的物一般是单一或少数 C共同共有人可随时请求分割共有物,而按份共有则不能 D共同共有人的权利及于共同共有物的全部,按份共有人以其应有部分享有所有权 答案:C 解析:考核第33章。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种方式: 共同共有 按份共有 成立的原因不同 以共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 不需以共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 标的物不同 通常为多数,其标的物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权利; 一般是单一或少数。 权利的享有不同 权利及于共同共有物的全部,共同共有人对共同共有物的使用收益应征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共有人以其应有部分享有所有权。 对第三人行使权利的不同 除非征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共有人不得擅自处分共有财产,也没有对第三人转让共有份额的可能。 各共有人基于其应有部分可以向第三人行使权利;也可为全体共有人的利益就共有物全部对第三人行使请求权 分割共有物的限制不同 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各共同共有人不得请求分割共有物; 共有人除因共有物的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有协议约定不得分割的期限外,可随时请求分割共有物。 63.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要约的是()。 A.寄送的价目表 B.招股说明书 C.悬赏广告 D.拍卖广告 【答案】C 【解析】考核第34章。我国《合同法》第15条规定了五种典型的要约邀请形式,即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和商业广告。注意悬赏广告属于要约。 6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保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 B.保证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 C.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D.保证合同是一种从合同 答案:C 解析:考核第34章。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65.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为()。 A,不得少于三人 B,五人至十九人 C,十人以上 D,三人至十三人 答案:b 解析:考核第35章。股份有限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5人至19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为3人至13人。 66.下列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提法中,错误的是()。 A.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B.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C.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D.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答案】B 【解析】考核第35章中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67.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 A首次登记 B转移登记 C变更登记 D更正登记 【答案】D【解析】考核第33章。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不动产物权的具体内容发生变化时进行的登记称为变更登记。不动产物权发生权利转移时所进行的不动产登记称为转移登记。不动产物权首次产生时所进行的登记,如商品房建成后第一次登记称为首次登记。 68.我国《反垄断法》规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 A反垄断委员会 B商务部 C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D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答案】A 【解析】考核第36章反垄断法律制度。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反垄断执法机构是指国务院规定的承担反垄断执法职责的机构,主要包括: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环球网校学员专用资料第10页 /共10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