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社会服务机构不但要提供社会所需要的服务,而且自身也需要发展。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也是更有效地提供服务的条件。本章将介绍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理论、基本框架和方法。第一节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与能力建设一、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一)组织发展理念的变化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服务机构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它是为满足社会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组织。这样,它也应该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结构与运行机制,以更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并实现自己服务社会的宗旨。也就是说,社会服务机构不但要有效地提供服务,而且要不断地谋求自我发展,促进机构发展是社会行政的重要内容。发展是一个含义比较丰富的概念,它不同于增长或数量上的扩张。在社会工作领域,较早使用发展概念的是社区发展,它用发展的理念和方法看待社区问题,其中特别强调的是社区能力的增强。在组织管理实践与研究领域,组织发展(organizationdevelopment,简称OD)也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并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设计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之中。作为一个范畴,组织发展实践是在组织理论不断演进之中出现的。由于不同学派对人的积极性如何得以发挥的看法不同,它们所采取的组织管理方法也不同。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实践领域,组织发展则与人力资源学派的主张有更直接的联系。在现代组织管理史上,组织管理理论和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古典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和人力资源学派。古典学派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占统治地位的管理思想,建立在“经济人”的基本假设之上,以泰罗制为代表的管理思想和实践强调对员工的严厉管束,并用金钱奖励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实际上,这种组织发展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组织规则的完善和执行。人际关系学派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的一系列探索提高员工积极性的霍桑实验,后来发展成为一系列有关人的积极行为的理论解释。这种管理思想强调要根据员工的多种需要去设计管理方法,实行有人情味的管理并注意建立同事之问的融洽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力资源学派得到发展,这一学派关注人的需要、追求和能力,认为人类能够通过学习而自我完善,而且相信每一个人通过与其他个体的相互影响将会更加善变和复杂。它认为每个人都愿意为有意义的目标做出贡献,而且大多数员工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并实行自我指导和自我管理。于是,对于行政管理者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就不是研究和实施对下属的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