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一项具体的社会研究开始于对研究问题的选择。“选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这一说法正确地解释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很好地体现出提出问题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的看法虽然主要针对自然科学研究,实际上对于社会研究也同样适用。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一、研究问题的概念所谓研究问题(researchquestionorresearchproblem),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它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问题”或“现象”既有些相似,又有所不同。社会研究中的许多“问题”,的确常常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社会现象或某种社会问题,这是它们有些相近的原因;但社会研究的问题通常比社会世界中的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更为具体,更为集中,也更为明确,这是它们之间有所不同的地方。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另一个概念是研究主题(researchsubjectorresearchtopic)。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或问题领域。与研究问题相比,研究主题显得相对宽泛,也更具一般性。比如,婚姻、家庭、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等,就是研究主题的几个例子;而“青年结婚消费的结构及其相关因素有哪些”、“三代人家庭中的成员关系与互动方式是怎样的”、“城市居民的住宅状况对邻里交往有什么影响”等,则是研究问题的几个例子。一般来说,一个研究主题中,可以包含许多个不同的研究问题。而选择研究问题的过程则常常是从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到更为集中的研究问题。社会生活包括众多的层次和方面,构成众多不同的领域。在每个方面或领域中,都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研究问题。对于一项具体的研究来说,它只能在众多的可能性面前进行选择。因为社会研究作为人们了解社会现象、探索社会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既不是笼统的和无所不包的,也不是盲目的和漫无边际的,而是十分具体、明确、有针对性的。现实生活中的每一项社会研究,可以说都是针对某一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某种特定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不同的研究问题,所涉及的领域不同,所针对的现象或问题也不同。社会研究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认识活动,会有层次深浅、质量高低等差别。这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