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实验研究社会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是探索和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的原因。通常,社会研究者不会满足于对现象进行一般的状况描述。当我们对社会现实中的某种事物或现象感兴趣,或者发现两种社会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用研究的语言来说,就是发现两事物相关)时,我们往往会去探索这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在这方面,实验研究的方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研究的方式起源于自然科学,同时这种方式也更多地在自然科学中应用。20世纪开始,社会科学从自然科学那里借鉴了实验的方法,并首先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应用。目前,实验研究的方法(特别是实验室实验)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最经常地运用于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犯罪学等学科。当然,在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领域中,实验方法的运用也并不少见。本章主要介绍实验研究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基本实验设计,以及社会研究中比较实用的实地实验等内容。第一节实验的概念与逻辑一、实验及其基本要素一本社会学百科全书对实验的定义是:“由研究者对一个变量的操纵和对结果的有控制的观察和测量所构成的任何研究。”也有的社会研究者直接将实验理解为“一种在有控制的条件下可重复的观察;其中一个或更多的独立变量受到控制,以使建立起来的假设或者假说所确定的因果关系有可能在不同情景中受到检验”。本书则进一步将实验(experiment)定义为: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的基本目标是决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一般来说,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引入(或操纵)一个变量(即自变量),以观察和分析它对另一个变量(即因变量)所产生的效果。从方法论上看,实验是定量研究的一种特定类型,它比其他几种社会研究方式更直接地基于实证主义的背景和原理。尤其是在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实验研究具有最强大的力量。这是因为,判断因果关系的三个条件在实验研究的方式中,可以得到最为充分的满足。作为一种特定的研究方式,实验有着三对基本要素。这就是:(1)自变量与因变量;(2)前测与后测;(3)实验组与控制组。任何一项实验研究,一般都会涉及这些基本要素。可以说,实验研究的这三种基本要素,构成了实验研究所具有的独特的语言。自变量与因变量正如我们在前面第二章中所介绍的,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故也称做原因变量。而因变量则称做结果变量。在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