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社会工作价值休系与理论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它把助人服务置于中心地位,同时又对理论的作用给予极大关注。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社会工作不但需要一般的哲学,特别是社会福利哲学的指导,也需要与助人实务密切相关的中层理论的指导,并且社会工作还有自己的工作理论。同时,社会工作又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之下开展的,了解社会福利制度对理解社会工作有重要意义。本编对影响社会工作实务的部分社会理论作一简单的介绍,从而向读者提供一些看待社会工作实务的角度。同时我们一开始就提出如何将社会工作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与如何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的问题,是希望对社会福利制度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宏观的福利制度同具体的社会服务之间的联系。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的宗教起源和它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它是一种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在关于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任何讨论中,都离不开价值这个主体。作为社会工作的灵魂,价值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界定社会工作本身,它的目标和意义,而且在于它同时界定了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机构的项目、目标和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态度。总之,价值是贯穿社会工作实践始终的东西。在社会工作的教科书中,价值不是一章所能包容的,而是贯穿于全书。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价值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在亚当·斯密那里,价值有两种不同的涵义,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他揭示出二者的矛盾:有些具有最大使用价值的东西却很少有或根本没有交换价值;而有些具有最大交换价值的东西却很少有使用价值。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概念,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奥秘,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社会工作中的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它是以人为本位的哲学理念,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它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一)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埃及的《死亡之书》包含有7个怜悯法令,包括对饥者、渴者、裸者、囚犯、陌生人、病人和垂死的人的救济和帮助。在犹太教中,犹太哲学家梅蒙尼兹(Maimonides)总结了8个层次的博爱行为,它们分别是:(1)勉强并后悔的施舍。这是手的而不是心的礼物。(2)高兴的施舍,但这种施舍的数量与痛苦者的痛苦不相称。(3)高兴的并相称的施舍,它伴有贫困者的乞求。(4)高兴的、相称的甚至是没有乞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