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研究发展史社会学是研究人和社会的。文学和哲学也几乎有着同样的主题。然而它们彼此所采用的手段却各不相同。同样以人类社会为对象,哲学诉诸思辨,哲学家会就人类命运发表一番滔滔宏论,或精深或博太;文学诉诸形象,文学家能描摹出世态百象,或颂扬或讽喻;而社会学则注重实证,社会学家会实实在在地就某一社会现象提供大量数据,并阐明这些数据之间的微妙关系。社会学家的任务不仅在于描述(即回答“是什么”),而且还在于解释(即回答“为什么”),在“知其然”的基础上解答其所以然。一般说来,在接受正规训练之前,每个人或许早已从事过或多或少的“社会调查”,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被称为社会学家。因为,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讲,日常观察并不等同于“社会调查研究”。那么什么是科学的社会研究呢?当然我们可以列举出像问卷调查、实验以及实地研究或个案研究一类的典型社会学研究手段,但倘若我们不从这些方法由何而来即从其发展史的角度来解答,那么我们的答案也只能是表面的。社会研究方法不只是一堆应用技术,其背后必定隐含着某种科学精神,某种方法论。不懂方法论而运用方法只能流于机械,不能做到有效地挖掘社会事实的本质。所以,从描述研究方法论的演进入手,会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学研究方法有一个更为深入的把握。这比单纯排列种种社会研究方法更完备,同时又比依时间次序大量罗列历次社会调查更经济有效。另一方面,方法论并非一堆抽象的原则,它实际上是对社会研究实践的总结与概括,它是随着人们对社会认识的深入而发展的。因此,对那些里程碑式的调查或研究范例,我们将加以论述和分析,以明其理。方法论与研究案例并重,不仅是本章的特点,也是本书的编写原则。第一节社会研究方法论的演进一、实证精神的引入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创立,通常的说法是始于孔德。而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真正确立也始于实证精神的引入。孔德的名字常常与实证主义并提。实证精神可以说是社会研究的精髓所在。它使社会学独立为一门科学,同时也为其研究手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前提。在孔德提出实证主义思想之前,人们对社会的思考还大都停留在“神学的”或“形而上学的”阶段。学者们习惯于将自己的理论大厦建立在直观的或想当然的基础上,而不是实证的基础上。孔德提出“观察优于想象”的命题无疑是对旧有学术传统的挑战,在某种程度上,科学的社会研究正是始于这一命题。“观察”是首要的,因为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到“事实”。理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