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社区和社区工作第一节社区自19世纪末F.滕尼斯(FerdinandT6nnies)的《共同体与社会》出版以来,“社区”(亦译“共同体”)愈益成为社会学、社会工作学、政治学等学科的重要概念。对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来说,科学把握社区的概念、基本要素及其类型,是搞好社区工作的前提条件。一、社区的概念应该说,在我国古代汉语中,并不存在“社区”这一词汇。社区与经济学、政治学等一系列现代学术概念,都是l9世纪末开始的“西学东进”的产物。(一)“社区”一词的由来在西方语汇中,“社区”最早是由德国社会思想家F.滕尼斯提出的。l887年,他的代表作和成名作《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出版。如果将德语GemeinschaftundGesellsehaft译成英语,那就是CommunityandSociety。需要注意的是,西语中的Community具有“社区”和“共同体”的双重涵义,其初始涵义就是指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和亲密的伙伴关系。而在滕尼斯的眼中,社区和共同体两个概念的内涵是一致的。当然,他当时讲的共同体仅仅局限于或等同于农村社区,重点在于考察农村社会与近代工业化社会两类不同的组织与人际关系形态(徐永祥,2000)。Community一词翻译为中文的“社区”,主要归功于费孝通先生。l948年10月16日,费孝通在学术期刊《社会研究》第77期上发表了论文《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在这篇论文当中,费孝通先生谈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翻译滕尼斯的著作及汉译词汇“社区”的形成过程:“当初,Community这个词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那时的译法是‘地方社会’,而不是‘社区’。当我们翻译F.滕尼斯的Communitv和Society两个不同概念时,感到Community不是Society,成了相互矛盾的不解之辞,因此,我们感到‘地方社会’一词的不恰当,那时,我还在燕京大学读书,大家谈到如何找一个确切的概念。偶然间,我就想到了‘社区’这么两个字样,最后大家援用了,慢慢流行。这就是‘社区’一词的由来。”(费孝通,1998)应该说,“社区”这一译法是很贴切的,最接近西方人对Community原本意义上的理解。事实上,人们生活的共同体不仅是个地域性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因此。用“社区”去表达Community,得以把共同体与地方两个基本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更准确地覆盖Community的原意,且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二)社区概念的分歧社区概念自滕尼斯首创以来,成了社会学中使用频繁、歧义最多的术语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不断地想从各个方面对其作出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