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层次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重点解题的格式和步骤。难点体会化学计算题的格式与物理、数学学科的区别。一、导入新课师: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二、推进新课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师:投影展示例题1。例题1: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解:设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2KMnO4===K2MnO4+MnO2+O2↑2×158326.3gx2×1586.3g=32xx=32×6.3g2×158=0.6g答案: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g氧气。师:根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师: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我就一些问题进行补充。1.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位不一致的,一定要进行单位换算。单位必须一致才能计算。2.写出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而且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的符号要注意标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计算时是要扣分的。3.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4.比例式有两种列法,可以横列也可以纵列。例题1中采用的是纵列,即:2×1586.3g=32x还可以采用横列,即2×158∶32=6.3g∶x。一般情况下采用纵列比较好,因为有时题中所给的质量数字...